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 > 专题专栏 > 农村宅基地改革专题 > 工作推进

“宅改”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——信丰西牛百兰村宅基地改革试点纪事

来源: 访问量: 发布日期:2023-07-31 09:24:00

漫步在信丰县西牛镇百兰村,宽敞整洁的道路、风格统一的民居、充满红色元素的广场,构成了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。近年来,百兰村作为宅基地改革试点村,结合党建引领乡村网格化治理,将宅改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,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,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新路径。

党建引领,开创治理新局面

“我是党员,先拆我家的房子。”宅改工作刚开始,有着18年党龄的共产党员黄训华就坚定地站了出来,用实际行动给村民作表率。

该村结合党建引领乡村网格化治理工作,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,形成“党支部—网格—网格员—村民”的工作网络,村“两委”干部、党员、网格员入户宣讲政策,耐心做好政策解释工作,党员率先拆除自家无功能建筑,赢得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。

同时,该村充分吸纳乡贤和“五老”人员等力量,织密宅改工作网,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和集体自主协商作用,在宅改工作中让群众“唱主角、当主力”,实现好、维护好、发展好农民切身利益。

科学规划,描绘乡村新画卷

“我家的宅基地被改成了‘红军操练场’,现在是暑期夏令营的重要活动场地。”村民黄运生告诉笔者,当地将闲置的宅基地进行改造,还原了原来红22军干部学校学员“三操四讲”的场景,每天都有很多人前来参观学习。

百兰村红色资源丰富,有赣南特委、红22军干部学校、周坪红军后方医院、党报《红旗》编辑部等红色旧址。1930年8月,红22军军长陈毅在黄泥排周坪(现百兰村)创办了红军干部学校,为红22军及地方赤卫队培养了一批政治和军事骨干人才。

该村依托厚重的红色文化底蕴,聘请专业团队,系统规划推进红色名村建设。以红22军干部学校为中心,修复红军后方医院等红色遗存,建设红军操练场、村史乡贤馆、红军广场、红军井等一系列红色元素景观节点,打造成党员干部开展革命传统与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研学基地。

盘活闲置,焕发乡村新活力

“我们利用原百兰小学旧址建立了红军食堂,提供以红米饭、南瓜汤为主的饭菜。”百兰村党支部书记黄文生说,这样不仅能够让游客切身感受革命战争年代艰苦的生活条件,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,还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。

在宅改工作中,该村盘活利用在宅改中腾退出的闲置宅基地,激活村民闲置房屋的资产功能,做强红色旅游,壮大村级集体经济,进一步激发乡村振兴活力。

据了解,2022年,百兰村集体经济由上年的22.3万元增长至51.6万元,2023年上半年,该村集体经济已突破40万元。

相关文章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文章关键词:
分享到:
智能问答
新浪微博
信丰政务
关注·信丰政务
调查
区党政领导履行教
育职责满意度调查
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