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

您当前所在位置: 首页 > 部门公开信息 > 县政府综合部门 > 县统计局 > 统计数据

赣州服务业迈上高质量发展新台阶 ——党的十八大以来赣州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之四

访问量:

    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在《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》等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,全市上下牢记嘱托、感恩奋进,聚焦“作示范、勇争先”的目标定位和“五个推进”的重要要求,全力打好现代服务业攻坚战,赣州服务业增加值增速持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,稳居全省第一方阵。

       一服务业引擎作用不断显现

    (一)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,三产占比持续提高。十年来,赣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在稳就业保民生促消费系列举措下,服务业持续较快增长,实现了服务业增加值“翻番”目标。2012年,服务业增加值664.13亿元,2016年突破1000亿元,2021年迈上2000亿元台阶,达2089.51亿元,是2012年的3.1倍。同时,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也在不断提升。2012年占比为39.0%,比第二产业低7.1个百分点,2016年首次超过工业增加值占比;2019年突破50%,占据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;2021年达50.1%,高于第二产业10.5个百分点,比2012年提高11.1个百分点,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。

2012-2021年赣州生产总值、占比及增速

     (二)增速领跑三次产业,综合实力显著增强。2012年-2021年,全市服务业增加值保持较快增长,年平均增速达10.3%,高于全市GDP年平均增速1.1个百分点,高于一产、二产年平均增速5.8、0.8个百分点;2015年以来服务业增加值增速持续高于全市生产总值、一产、二产增加值增速,领跑三次产业经济增长。服务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定保持在40%以上,全市经济发展模式从工业主导逐步向工业和服务业“双轮驱动”转变。2021年规上服务业企业资产985.9亿元,是2012年1.5倍,实现营业收入334.1亿元,是2012年的3.2倍。

     (三)市场主体日益活跃,企业数量大幅增加。十年来,赣州服务业法人单位数大幅增长。截至2021年底,全市服务业法人单位达到11.17万户,占全部法人单位的68.6%,比2012年末增加8.75万户,年均增长18.6%,快于全部法人单位增速0.2个百分点。其中,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,文化、体育和娱乐业,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,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现代服务行业涨幅居前,年均分别增长38.6%、30.3%、24.8%、24.7%。规模以上企业加速发展,截至2021年底,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单位587户,比2012年底净增401户,年均增长8%。分行业看,两大支柱行业道路运输业、商务服务业户数增加最多,分别净增39户和54户;专业技术服务、教育、卫生、娱乐业等高技术行业和民生行业增量也居于前列,分别净增35户、38户、34户和32户。

       二发展贡献持续增强

     (一)服务业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。 2021年底,服务业吸纳社会就业人员216.3万人,比2012年底增加64.2 万人,年均增长4.1%,比全社会就业人数年均增速快3.8个百分点;服务业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47.4%,比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分别高29.6和13.5个百分点,比2012年提高16.7个百分点,是吸纳就业人数最多的产业。规模以上服务业单位吸纳就业能力稳步提升,2021年底,规模以上服务业单位期末从业人员7.4万人,比2012年底增加6.2万人。服务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持续增强,成为稳就业的源头活水。

      (二)服务业成为税收的主要来源。十年来,服务业税收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一直保持在40 %以上,服务业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税源,为稳税收做出了重要贡献。十年来,全市服务业税收由95.5亿元提升至230.3亿元,比2012年增加134.8亿元,年均增长12.6%。分行业看,房地产业、批发和零售业、金融业仍是服务业纳税的主力军,2021年占比分别达到42.1%、20.3%、14.7%;从增速看,十年来现代服务业税收增速居前列,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税收年均增长21.6%,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税收年均增长24.9%,均快于服务业税收增速。

      三新动能行业活力十足

      (一)现代交通物流体系不断升级。十年来,全市新增铁路运营里程545公里,总里程达923公里,赣州已成为国家“八纵八横”高速铁路网的节点枢纽之一。2015年赣瑞龙铁路、2019年昌赣高铁的开通分别结束了赣州没有动车和高铁的历史。全市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756公里,总里程达1559公里,约占全省1/4,“四纵四横九联”高速公路网加快形成。累计实施普通国省道改扩建1800余公里,新建改造农村公路2.7万公里,黄金机场迈入中型机场行列并开通首条国际航线。瑞金机场开工建设,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形成。口岸平台建设扎实推进,在全国首创“跨省、跨关区、跨陆海港”通关新模式,成为内陆江西对外开放的出海口。引进顺丰、万年青等现代交通运输企业,积极打造智慧物流,交通运输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。2021年全市交通运输、仓储及邮政业增加值169.79亿元,比2012年增加74.45亿元,年均增长9.2%;邮政业务总量达30.08亿元,年均增长24%。截至2021年底,全市规模以上交通运输业单位共有165户,实现营业收入112.9亿元,占全市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的33.6%,是规上服务业支柱行业之一。

    (二)金融创新开放推进有力。十年来,我市着力提升金融服务效能,为苏区振兴发展提供有力金融支撑。赣州金融系统资金供给总量从2500亿元达到8100亿元,年均增长12.5%,全力保障苏区振兴发展的资金需求。2021年末全市政府性重大项目信贷余额约2310亿元,占全部贷款余额约34%,较十年前增加近10倍。企业中长期贷款余额较十年前增加近6倍,坚持创新驱动,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较十年前增加近7倍。金融业增加值实现从76.67亿元到295.64亿元飞跃式发展,年均增长约16.6%,金融业增加值、金融机构总数、存贷款余额、直接融资规模、上市公司数量等主要金融指标均列全省第二位,全市上市企业从2012年初的3家增长到16家,翻了5倍;累计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34家。引进、新设各类金融机构与组织63家,总量达190家。

     ( 三)信息技术加速与产业深度融合。十年来,全市互联网服务、软件信息技术服务等新产业、新动能蓬勃兴起,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、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加速孕育。赣州移动公司加快双千兆网络建设,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。2021年在全市累计建成 5G基站近6000个,实现5G网络覆盖从县县通到乡乡通,依托“移动云”,建设了赣州区块链BSN网络节点,完成赣州市能源云平台建设,接入企业100余家。如:5G+赣南果业大数据服务平台、5G家具产业智联网、章贡区5G+车联网、于都万年青5G智能工厂、赣南医学院5G远程手术示教、兴国中学5G远程教学、瑞金5G智慧金融网点、信丰5G智慧警务等,覆盖工业、农业、医疗、教育、金融、交通等10大行业。2021年,全市规模以上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26户,比2012年净增21户,实现营业收入83亿元,是2012年的1.2倍。

      (四)新兴消费市场日益活跃。十年来,全市消费品市场日益扩大,消费结构不断优化。2012 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720.76亿元,2015年突破1000亿元,2021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987.68亿元,是2012年的2.75倍,年均增长12.31%。市场体系不断健全。全市建成13个商业综合体、10条特色商业特色街区,华东城和南康家具大市场被商务部列为全国重点联系商品交易市场。电商交易势头良好。2021年全市网络零售额突破600亿元,占全省的1/3。全市有淘宝村31个,淘宝镇 22个,稳居全省第一。南康区名列“2021中国县域电商竞争力百强榜”全国第49位,居江西省第一。跨境电商有新突破,全市累计办理外贸备案登记企业超过4000家。赣州港、综保区、龙南等地均打通了跨境电商进出口通道,成为全省首个实现跨境电商全业态开通的综试区,2021年,赣州累计实现1210、9610出口81.06万票。赣州国际陆港开行中欧(亚)班列突破1000列,进入全国内陆港“第一方阵”。

       四幸福产业提质增速 

    (一)教育发展成效显著。十年来,改扩建学校5821所,校舍面积增长683.8%,完成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项目1994个,义务教育“农村弱,城镇挤”问题得到缓解。赣南科技学院、和君职业学院相继开办招生,结束了赣州没有市属本科和民办职业学院的历史。截至2021年底,全市普通高等学校10所,普通中学492所,比2012年增加43所,幼儿园3429所,比2012年增加576所。学前教育在园幼儿34.48万人,公办及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90.4%,比十年前提高58.64个百分点。2021年全市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3.3%,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9.7%。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教育业单位为43户,比2012年净增38户,实现营业收入15.39亿元,是2012年的57.5倍。

     (二)卫生健康事业成果丰硕。十年来,赣州卫生健康事业振兴发展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。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和广东人民医院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,老区人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大城市的医疗服务,成为全省唯一建设2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设区市。在全省率先发布了《关于加强乡村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建设的实施方案》,有效提升了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综合性保障政策。截至2021年底,全市共有医院169个,比2012年增加111个,年均增加十余个;卫生技术人员5.68万人,比2012年增加2.9万人;卫生机构床位数6.01万张,比2012年增加3.26万张。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卫生单位为44户,比2012年净增34户,实现营业收入23.94亿元,是2012年的8.8倍。

     (三)文化事业欣欣向荣。十年来,赣州文化事业不断繁荣发展,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得到长足进步。截至2021年底,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9个,文化馆19个,公共图书馆19个,博物馆23个,年末广播人口覆盖率达到99.97%,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9.98%。赣州市新建改建一批“三馆一中心”,乡镇和村级站点实现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全覆盖。广播电视村村通数字化进程加快。超额完成“直播星户户通”工程建设任务,通过国家广电总局验收。文艺创作精品迭出,赣南采茶歌舞剧《八子参军》、《永远的歌谣》获“五个一工程”奖;赣南采茶戏《一个人的长征》入选“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”。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单位为58户,比2012年净增53户,实现营业收入8.8亿元,是2012年的44倍。

      (四)旅游市场做大做强。赣州围绕“红色故都、江南宋城、客家摇篮、阳明圣地”文化名片,把扶持政策逐步落地落实,建成“一核三区三红一网”全域旅游发展格局,“初心路”、“客家情”、“阳明游”三条赣州精品线路成形,一批重大旅游项目建成投营。丰富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,推出承载赣州记忆、彰显赣州魅力的拳头文化产品,全力擦亮“红色故都、客家摇篮、江南宋城、阳明圣地”四张旅游名片,承办2020年全省旅发大会,方特主题公园火爆运营,江南宋城街区入选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。2012年以来,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增速连续多年超过25%;2021年赣州接待旅游人数14051.9万人次,实现旅游收入1528.8亿元,分别是十年前的6.5倍、9.2倍。

      奋楫十载结硕果,继往开来再扬帆。在新的征程上,要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,实施“三大战略、八大行动”,大力推进数字经济发展,促进服务业数字化提升,加快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,完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,推动全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。